万 人万策合理化提案征集活动推动兴达事业再上新台阶

在兴达集团一年一度的总结表彰大会上,最为耀眼的议程是颁奖环节。

 集团从全年涌现出来的众多创新提案里,经过层层筛选和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10个工艺技术改进项目、10个设备技术改造项目和10个工业4.0创新项目,并对项目实施人给予奖励。

这些项目由集团投入改造资金,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负责具体实施,鼓励全体员工持续创新。

2024年,合理化提案直接经济奖励达到41.65万元,彰显了兴达对创新提案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

全员创新,汇聚智慧力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年脱颖而出的30个奖项只是全集团众多创新改造项目中的冰山一角。

250324152321640_852.png

全集团上下有许多员工积极践行“质量稳定、成本最低、绿色低碳”的12字方针,踊跃参与到了发展创新的合理化建议活动中。

人人参与创新,个个献计献策,集思广益谋发展,集团万人献万策。

通过鼓励全员参与,不断挖掘更多高质量的创新改造,力争在产品质量稳定、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改进工艺技术、完善环保安全等多个领域取得更大的成果。

规范引领,明确建议内涵

“合理化建议”是指公司员工或团队针对公司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项工作提出的有关改进思路、方法和措施的总称。

根据集团公司制定的《合理化建议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合理化建议可由公司个人或团体提出。

建议内容广泛,包括但不限于创造、采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劳动条件、节约材料、对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技术、试验方法、安全技术、环境保护、劳动、管理诀窍(手法)等方面的改进或建议,只要能够促进公司科学、健康发展的建议,都是合理化建议。

权威评选,保障建议落地

为了使建议更加科学合理、切实可行,2013年集团公司成立了“合理化建议评议委员会”,对合理化建议进行权威专业的评估,并合理授奖。

委员会下设多个专业小组,包括产品改进革新小组、质量改进革新小组、设备开发革新小组、设备改进革新小组、基础建设革新小组、管理类革新小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环境革新小组。

这些小组会对每一条建议的合理性、可行性实施评估,给予提出者适当的奖励,并将具有推广价值的建议应用到全集团的生产中。

奖励赋能,激发创新热情

人力资源中心负责合理化建议的统计,对合理化建议评议委员会作出的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和及时共享,保证每一名为兴达发展献计献策的员工都能得到应有的奖励和赞扬。

对于富有建设性的合理化建议,如能直接为公司创造重大经济效益,或显著降低生产成本,降低员工劳动强度等,公司工会还会将成果向上级工会上报、推荐。

工艺革新,实现绿色高效

2022年,在技术方面,兴达在工艺技术创新之路上稳步迈进,不断尝试新技术、新工艺在钢帘线生产中的应用。

 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机械除锈工艺替代化学盐酸洗除锈工艺的批量应用,大幅降低了环保处理成本,为绿色生产添砖加瓦;

使用DTS-2机型生产OTR产品用3+9+15系列股线,淘汰了老式DTA捻股机,提高了生产销量;

同时,积极开拓创新,开发了77220WHT产品的XD-6机型生产工艺、一步法生产1×5HI系列产品的生产工艺及超大规格胶管钢丝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稳定性及产品质量。

通过工艺优化实现了86种产品规格的高附加值盘条应用、25种产品推广了直拉工艺的应用,并首次在我司实现了优化升级后的盘条直拉生产ST产品,为降低生产成本、开展高性价比盘条生产ST/UT产品的工艺开发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研发突破,拓展市场版图

2023年,在研发方面,兴达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倍耐力2+4×0.22UT的稳定供应。

针对该产品此前存在的帘线缠绕、刮伤磁力板等问题,研发团队精心钻研,开发出了自动涂油工艺。

该工艺可精准调控帘线残余油含量,极大地提升了产品质量,不仅满足了客户的特殊需求,还实现了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供应。

此外,研发中心通过对捻股工装备件的优化改进,成功开发出(3×0.20+6+12×0.35)+6×(0.38+6+12×0.35)HT巨胎无外绕钢帘线。

这一成果拓宽了公司在OTR帘线市场的布局,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增强了兴达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数智升级,夯实质量基础

2023年,在智能化改造方面,兴达通过改进创新,实现了机床实时数据与MES系统交互应用,成功上线成品管控系统,实现了产品定长精准化控制。

基于设备联网,PDA卸轮时可自动读取机床PLC实时计米数据,依据系统设置的判定规则,即产品定长+检验计米与PLC设定定长匹配,一旦出现不一致,PDA即刻提醒报错,并自动锁定卸轮操作。

经实践验证,各分厂有效避免了计划定长设置错误、半成品误交成品等重大质量问题发生,同时部分工厂已经取消捻股高级工人员配置。

据统计,开启成品管控的机床所生产的产品在近两年内定长类投诉发生次数为0,为产品质量的稳定提供了坚实保障。

智能运维,驱动降本增效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兴达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了自动化设备状态实时监控。

通过建立多维数据分析平台,形成了包含设备状态监测、故障率统计、大故障频率分析、维修成本核算和自动化覆盖率评估等智能系统。

这一革新,扭转了传统的运维模式,实现了从被动响应主动治理的转变,也让管理决策从单纯依赖经验转变为依靠数据智能驱动。同时,降低了设备故障率、维修成本和故障恢复时间。

据平台数据显示,年度故障率同比下降了33.3%,从3%降至2%,不仅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维修成本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设备改造,优化生产流程

2024年,在设备方面,兴达针对粗连拉硼砂添加过程中存在的浓度波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设备进行改造。

设备改造前,工艺员需每日取样送检,再根据化验数据,凭经验添加硼砂,导致浓度调节存在滞后性,无法保障控制精度。

为解决这一问题,设备部门设计了硼砂自动添加装置:通过制作容量为100kg的上料箱,并在出料口下方安装带有储料口的长方形输送槽,结合负压发生器,实现硼砂的连续稳定添加。

该系统将24小时添加总量换算为每分钟添加量,确保硼砂浓度实时稳定,有效避免传统添加方式中浓度波动大、调节不及时的弊端。

改进后,不仅保证了硼砂浓度的控制精度,提升了钢丝表面硼砂的稳定性,还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繁琐步骤,降低劳动强度。

成果斐然,迈向新征程

合理化建议征集工作自2013年3月开始,至今已持续开展了12年,共收到合理化建议2451条。

从最近三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合理化建议的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

2022年共收到有效合理化建议281条,2023年收到有效合理化建议307条,2024年更是收获颇丰,共收到有效合理化建议405条。

2024年度的建议中,设备改进类183条,质量类108条,管理改进类49条,工艺改进类45条,安全环保类20条。

员工参与合理化建议的积极性逐年增高,给集团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巨大的。仅在2024年,员工提案就为集团节约生产制造成本约240万元。

今年新春开工,集团高层领导以更大力度鼓励员工参与合理化建议活动,提出万人献万策,成本再降一个亿的目标。

 

兴达集团的发展与每位员工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只要全体员工都能发扬“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努力践行集团高层的具体要求,努力学习新知识,不断提升新技能,人人参与献计献策,兴达的明天就一定会更加美好。(吴苏元 丁翠翠)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