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发展大局 助力乡村振兴——民建淮安市委乡村振兴特别专委会成立
乡村振兴事关国家命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为进一步发挥好民建紧密联系经济界的特点和优势,在乡村振兴工作中突出民建的积极作用,3月6日下午,民建淮安市委召开乡村振兴特别专委会成立大会。淮安市委副书记赵正兰,淮安市政协副主席、民建淮安市委主委韩文军出席会议。
赵正兰向民建淮安市委乡村振兴特别专委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她指出,民建是主要由经济界人士以及相关专家学者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政党,与经济界联系紧密是民建的党派特色和显著优势。成立乡村振兴特别专委会是民建淮安市委在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的务实之举、创新之举,必将为淮安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的能量。希望民建淮安市委以乡村振兴特别专委会的成立为新的契机,在投身“三农”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上续写新的篇章。
赵正兰强调,要把牢“大方向”,努力在强化政治建设上取得新成效。民建淮安市委要把强化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不断增强团结合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引导全市各级基层组织和全体会员,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淮安“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殷切嘱托,围绕淮安市委确立的中心工作,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淮安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为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贡献民建力量。
要发挥“新优势”,努力在服务乡村全面振兴上实现新突破。要准确把握淮安“三农”发展实际,找准切入点、瞄准突破点、盯准落脚点,充分发挥服务“三农”的积极作用;要将智力资源转化为推动全市农业科技进步的发展资源,努力在种子研发、平台建设、企业创新等方面深化对接合作,力争取得一批实实在在的科研创新成果;要鼓励广大会员在全市“三级先导”工程建设、农村深化改革、乡村综合治理等方面积极参与其中,寻找更多合作共赢的机会和平台,不断扩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朋友圈”。
要强化“组织力”,努力在工作推进上构建新机制。希望民建淮安市委能够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切实用好乡村振兴特别专委会平台,努力发挥出最大效应。一方面,要做好汇智汇力的文章,发挥民建智力密集的优势,通过平台精心培养一支素质优良、能言善谋的参政议政骨干队伍,紧紧围绕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科学、全面地反映社情民意,更加精准、高效地为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另一方面,要做好联系互动的文章,引导民建企业家会员踊跃投身社会服务工作,定期组织开展扶贫济困、捐资助学、技能培训、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等专项活动,形成长效有效的工作机制。
韩文军介绍了民建淮安市委成立乡村振兴特别专委会的有关情况,他指出,民建淮安市委助力乡村振兴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一是有着优良的社会服务传统,多年来,按照民建中央“思源工程”的要求,民建淮安市委积极引领广大会员开展捐资助学、扶贫济困活动,尤其是企业家会员富而思源,积极回报社会,树立了良好的党派形象,促进了社会和谐与稳定。二是有着优秀的“两支基本队伍”,民建淮安市委拥有有一大批涉及“三农”领域业务的会员企业;在淮安各大高校都成立了基层组织,有一大批从事“三农”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三是有着优异的参政议政成绩,民建市委高度重视参政议政能力建设,参政议政成绩始终在全省各省辖市民建组织、全市统战系统中名列前茅。近年来,民建市委重点关注乡村振兴课题,多次深入乡村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了一批调研成果,多篇调研报告获得了淮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
韩文军要求,乡村振兴特别专委会全体委员要发挥自身优势,围绕淮安市委、市政府乡村振兴工作重心,打好社会服务工作与参政议政工作的“组合拳”,在建言献计、项目助推、产业扶贫、社会治理、文化培养等方面建言献策,努力在全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民建淮安市委专职副主委庞进亮宣读了成立乡村振兴特别专委会的决定,民建淮安市委副主委、淮阴区政协副主席张玉琴主持成立大会。
会后,民建淮安市委乡村振兴特别专委会专程赴淮安生态文旅区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来源:民建淮安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