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淮河看发展 | 淮安港:发挥内河水运优势 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江苏省淮安市位于国家“四纵四横”骨干航道网淮河与京杭运河交汇处,是长三角高等级航道网、江苏省干线航道网主干航道的重要交汇点。全市拥有航道1483公里,其中等级航道527公里,位居全省内河第二。

近年来,淮安市港口物流集团抢抓江淮生态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等国家战略叠加优势,积极发挥淮安内河航运禀赋和资源优势,以打造“全国性内河航运中心”为总目标,加大港口配套设施设备投入,不断提升生产经营能力,提高港航服务水平,积极为淮安市聚焦打造“绿色高地、枢纽新城”,全面建设长三角北部现代化中心城市贡献港口力量、展现港口担当。目前,淮安港已利用岸线总长26.3公里,现有港区7个、码头98座、泊位384个,其中千吨级以上泊位90个,综合通过能力达1.1亿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达80万标箱。

一、港产城融合,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2020年《淮安港总体规划(2020-2035年)》获省政府和交通部批复,为港产城融合发展注入新动力。全市首个投资超200亿元的中天钢铁重特大项目落户淮阴区,该项目投产后产业链上下游贯通,可实现每吨钢铁运输成本降低约500元;黄码港独特区位和规模优势成功吸引益海嘉里重大项目入驻,并以此为契机推动以益海嘉里为主导的千亿级国家级食品产业和以黄码港为主导的物流仓储产业布局,打造“港产园”一体化发展的内河临港经济示范样板;在淮安工业园区集中布置危化品码头,引导原京杭运河沿线清江石化、安邦电化、华邦、飞扬钛白粉厂等7家化工企业迁建入园,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助推园区发展。淮安港的快速发展带动周边地区船舶来到淮安,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井神盐业、韩泰轮胎、天合光伏等在内的上百家淮安企业都在使用集装箱运输,一年可节省近亿元物流成本。

二、交融赋能,港口枢纽能级初显新优势

淮安港主动融入长三角,着力拓展对外开放空间。推进港间战略合作。淮安港与上港、省港合资成立上港(淮安)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进一步放大淮安内河航运枢纽优势,更好向“通江达海、江海河联运”拓展和跃升,为推动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拓展航运服务功能。充分利用淮安港二类水路开放口岸资源优势,推出“淮安至上海外贸陆改水”“淮安—上海—釜山水水中转CCA”等新业务模式,签订内河集装箱枢纽(ICT)协议,实现在淮安本地属地报关,上海港一体化通关,出口外贸空箱在淮调配中转,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出运时效。

三、生态优先,绿色智慧发展成为新常态

淮安港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绿色低碳为关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规划政策引领,强化长效管理。开展《淮安绿色港口发展规划研究》,通过发展现状评价和发展形式判断,规划全市港口绿色发展总体布局和路径方案。推进设施建设,强化减污降碳。完成岸电设施建设改造56套,实现了规模以上港口岸电全覆盖。组建市级港口粉尘在线监测系统,安装104套粉尘监测设备,形成“线上监测”+“线下检查”相结合的扬尘监管模式,对港口粉尘问题线索形成闭环管控,港口区域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强化绿色发展,推进星级港口评价。通过开展专题培训、主动帮扶企业开展预评估、严格审核申报材料、查找分析薄弱环节、指导完善软硬件,助推企业成功申报。目前全市申报企业逐年增加,投入经费5亿元以上,淮钢码头创成省四星绿色港口,淮安港作业区一期、二期,淮安海螺水泥,楚州海螺水泥创成省三星绿色港口。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