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守护再升级!江苏省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淮安急救中心项目圆满通过竣工验收
2025年5月30日,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备受瞩目的江苏省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淮安急救中心项目圆满通过竣工验收,这座承载着生命希望与医疗使命的建筑正式迈向投入使用的关键阶段。急救中心大楼的竣工是医院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将有效改变医院急诊资源紧张的现状,显著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同时也将极大地增强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为守护淮安及周边地区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
竣工验收由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总务处基建办组织,会同项目的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五方责任主体”组成验收组共同参与,政府监管部门淮安市淮阴区建设工程安全和质量监督站全程监督指导。验收组严格依照规范,通过实地查验工程质量、听取建设总结汇报、查阅核心资料、测试关键系统运行,并综合各专项验收意见后,一致认为:江苏省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淮安急救中心项目工程建设程序规范,质量符合设计及国家现行标准要求,主要使用功能满足设计需要,设施设备运行正常,各项专项验收合格,工程资料齐全有效,同意通过竣工验收。
急救中心大楼集现代化、智能化、人性化三位一体,在设计建造中充分融入现代化医疗理念:
科学分区,流程再造:急救中心大楼严格划分抢救复苏区、诊察治疗区、医技检查区、留观输液区、急诊手术、EICU区、辅助功能区等。创新性实现“一站式”急救服务,患者挂号、就诊、检查、抢救、留观、缴费、取药等环节均可在一座楼内高效完成,最大限度缩短抢救时间。
人文关怀,舒适安心:急救中心大楼有宽敞明亮的空间、充足的自然采光、清晰的标识系统、全覆盖的无障碍设施、私密性良好的诊室和抢救单元、舒适的家属等候区,处处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独立的医护工作休息区设计,关注医护人员身心健康。
尖端设备,硬核保障:急救中心大楼配备了国际国内一线品牌的DR、CT、MRI、DSA、吊塔吊桥、全套生化流水线等先进医疗设备,同时复合手术室的应用可满足紧急手术需求。
智能物流,效率提升:急救中心大楼全面引入Telelift 智能轨道物流传输系统(ETV)和智能气动物流传输系统(PTS),两者互为补充,这样的整体解决方案,可涵盖院内95%以上的医用中小型物品的自动化物流传输,有效提升物资传输效率,节约人力成本。
智慧赋能,高效协同:急救中心大楼集成智慧急诊信息平台,实现预检分诊智能化、智能叫号、作息发布、自助查询、电子病历无纸化、检查检验结果即时共享、费用结算便捷化等信息互联互通功能,提升协同救治效率。
平疫结合,应急有力:急救中心大楼设置标准化的隔离抢救室和隔离手术室,以及独立通风系统,具备快速转换为应急救治区域的能力,为应对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坚实保障。
据悉,项目竣工验收后,将紧锣密鼓地开展医疗设备的最终安装调试、信息系统的联调联试、医护人员的全员培训和实战演练等工作。预计江苏省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淮安急救中心项目将于2025年6月中旬正式投入运行。它的建成投用,将显著提升淮安市的急诊急救服务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水平,对完善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健康淮安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本文内容来自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观点和立场,转载时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如存在侵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